back
主頁

認識膽結石

醫生與你:認識膽結石

大約每十名成年人便有一人患膽結石,原來它可能長期存在於體內卻毫無跡象,到底它的成因如何?為何女性比男性更易患上?是否確診患上膽結石便要立即動手術摘除?據說有些食物可減低患膽結石的風險,是否真的?讓外科專科醫生馮定邦醫生告訴你!


  • 膽的功能是甚麼?為何會形成結石?
  • 膽結石的病徵如何?
  • 吃得太多還是太少會容易導致膽結石?
  • 女性更易出現膽結石?還有哪些高危群組?
  • 膽結石的數量是否顯示病情的嚴重程度?
  • 膽結石出現症狀後,是否一定要動手術?
  • 若出現膽囊炎或膽管炎,有何治療方法?
  • 魚油丸和咖啡是否可以減低患膽結石機會?

  • 膽的功能是甚麼?為何會形成結石?

    有道是「肝膽相照」,肝細胞分泌膽汁,部分膽汁暫時儲存在肝臟底部的膽囊,我們進食時膽囊會收縮,把膽汁擠進主膽管再流進十二指腸,幫助消化。至於膽結石暫時並無一個確定的成因,估計是由於膽汁成分失衡和膽囊收縮出現問題,導致膽汁停留在膽囊內,這兩個因素都容易導致出現膽結石。常見的膽固醇石來自高膽固醇,其中的成分會產生結石;另一種色素結石,則源於溶血性疾病或膽道感染。


    膽結石的病徵如何?

    最常見的膽結石病徵就是沒有任何症狀,當它出現症狀時,一般都是右腹感到痛楚,感到被扭著的痛,尤其吃完肥膩食物後更明顯,痛楚可能延伸至背部,引致背痛。那種疼痛往往與胃部、十二指腸發炎的症狀相似,必須求醫才能確定到底患上哪種疾病。


    吃得太多還是太少會容易導致膽結石?

    兩者都不好。太肚餓的時候,身體會把脂肪分解來轉化作能量,分解了的脂肪也會提高膽固醇,存在於膽汁內,增加產生膽結石的元素。如果吃下太多食物,其中包含甜食和肥膩食物,同樣會增加膽固醇,也容易導致出現膽結石問題。


    女性更易出現膽結石?還有哪些高危群組?

    因為女性本身的雌激素會提高膽固醇,黃體素會延遲膽囊收縮,並且令膽管出口的肌肉延遲開放時間,造成膽汁容易積聚在膽囊內,因此令女性較容易患膽結石。較常發生的群組為女性、肥胖、40歲以上、正值生育年齡等,至於年齡增長並不是患病原因,而是體內積聚多年的膽結石,到年長時才出現病徵而已。


    膽結石的數量是否顯示病情的嚴重程度?

    不是,膽結石是否嚴重要視乎它有沒有出現症狀,或曾否出現併發症。醫生用超聲波探測膽結石時,膽結石會擋着超聲波的回音,以此讓醫生確定患者有否結石,但通常醫生無法得知結石的數量,只能知道有沒有結石擋着超聲波的回音。


    膽結石出現症狀後,是否一定要動手術?

    如果身體檢查時發現有膽結石,但是沒有症狀,可以有條件監察情況。但是,當膽結石在患者身上出現症狀時,一般都會建議他接受手術,因為六成患者的膽結石出現症狀時,同時都會出現與膽結石相關的併發症。因此一旦出現症狀,還是及早動手術摘除比較好。有時患者覺得少吃肥膩食物情況有好轉,其實只是減輕了症狀,膽結石的問題仍然存在,隨時有可能引致膽結石併發症。


    若出現膽囊炎或膽管炎,有何治療方法?

    如果是急性膽囊發炎,在今天的腹腔鏡技術協助下,醫生會傾向於急症發生時進行切除手術,這樣成功率會更高,而一般膽囊切除手術都是相對安全的手術。至於膽管發炎是很嚴重的情況,如果病人的血壓和脈搏不正常,醫生會進行引流,放進一條喉管協助膽汁流通,再用抗生素殺滅細菌,待發炎情況消退後再進行根治的程序。


    魚油丸和咖啡是否可以減低患膽結石機會?

    預防膽結石,首先要保持均衡飲食。魚油丸內含有奧米加3,可以減低膽固醇,理論上可以減低患膽結石的風險。至於咖啡可以令膽囊收縮,有助把膽汁擠進主膽管,因此可以減低在膽囊積聚膽汁,如果本身沒有膽結石,它可以減低患膽結石的風險。但若已經患有膽結石,效果則相反,因為咖啡會刺激膽囊收縮,反而會加重症狀,令痛楚更強烈。


    更多更多相關的醫學資訊,盡在影片中!

胰腺炎與膽石

醫生與你:膽結石

「生膽石」在香港很普遍,大約每10人就有1人患病。很多人進食後發現右上腹不適或疑似胃氣的症狀,經常被誤以為消化不良,容易與胃炎、胃潰瘍混淆,原來很大機會是患上膽結石,如果一直沒有正視,後果可能很嚴重。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膽結石的成因、症狀、治療方法,以及各種有關膽結石的迷思,今集請來嘉賓為大家一一拆解。

精靈一點:急性胰腺炎與膽石

急性胰腺炎與膽石 。嘉賓:竺兆豪(外科專科醫生)

膽管阻塞

精靈一點:膽管阻塞

膽管阻塞 。嘉賓:馬家榮醫生(外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