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運動
健康運動
注意運動創傷
近年香港有調查顯示,接近三成10至19歲青少年的受傷原因都是由運動引起,最常見的運動創傷有哪幾種?是否所有創傷都可以自然痊癒?受傷後,用雞蛋熱敷患處的方法有否效用?跑步、深蹲對膝蓋是好是壞?「網球肘」又是一種甚麼傷患?本集邀請了註冊物理治療師為大家解開種種運動創傷的迷思。
- 一般而言,最常見的運動創傷有哪幾種?
- 運動創傷一般有何徵狀?能否自然痊癒?
- 急症受傷後,用雞蛋熱敷是否正確?
- 逾四成運動損傷與集體球類運動有關
- 人們說跑步對膝蓋帶來壞影響,是否真的?
- 深蹲是否會令膝蓋受傷?正確的動作如何?
- 「網球肘」是甚麼?治療方法如何?
- 運動創傷後,何時開始可以活動患處?
一般而言,最常見的運動創傷有哪幾種?
1.軟組織挫傷:例如撞瘀、大腿被膝頭撞傷
2.肌肉方面:例如拉傷或痠軟
3.韌帶方面:例如扭傷、拉傷
4.骨骼方面:例如骨折,關節脫位、脫臼
運動創傷一般有何徵狀?能否自然痊癒?
急性運動創傷通常都有發炎現象,患處可能泛紅、腫脹,也可能摸上去有點癢。如果肌肉受傷,發力時會感到痛楚或無力;如果韌帶受傷可能會覺得關節不穩;如果骨骼受傷,甚至關節移位,受傷位置會無法活動。能否自然痊癒視乎嚴重程度,一般軟組織挫傷都能自然康復,若涉及肌肉、韌帶、骨骼甚至關節脫位,必須求醫治理。
急症受傷後,用雞蛋熱敷是否正確?
剛受傷時往往會有發炎情況,這時若用熱敷處理關節,可能令關節更加腫脹和疼痛,所以一般建議急症受傷後進行冰敷或冷敷療法,減輕關節的發炎現象。當患處的紅腫和發炎消退時便可以轉為熱敷。另外,通常急症受傷時,一些軟組織和微絲血管也會同時受損,造成出血,用雞蛋或其他物料熱敷會令微絲血管和軟組織更加擴張,加劇出血,如此不但無法阻止出血,更會令患處更加腫脹,瘀傷更嚴重,所以急症受傷時一定要先用冰敷處理。
逾四成運動損傷與集體球類運動有關
集體球類運動,例如籃球和足球,這兩項運動都需要跑動、跳躍和急停轉向,這些動作正是常見的受傷原因,主要是下肢受傷,從輕微的扭傷或撞傷,到前十字韌帶撕裂都有可能發生。前十字韌帶撕裂大部分需要用手術治理,復康期至少需要9至10個月。
人們說跑步對膝蓋帶來壞影響,是否真的?
適當的運動,包括跑步,對維持關節軟骨健康有好處。然而跑步屬於高撞擊性運動,每次腳掌着地,膝蓋也會受到一下衝擊,肌肉力量較差或體重較重的人,骨骼的負荷自然會較大。因此運動前應先考慮自己的身體狀況,適可而止地進行運動。跑步不當有可能造成腰背痛,甚至整個下肢都有可能勞損,從臀部開始到大腿膕繩肌腱、膝蓋、小腿、腳踝的阿基里斯筋腱等。
深蹲是否會令膝蓋受傷?正確的動作如何?
只要姿勢正確,深蹲並不會令膝蓋受傷,進行深蹲時,緊記膝蓋不能超過腳尖。很多人深蹲時不懂得屈曲髖關節、向後坐下,如果沒有活動髖關節,只靠膝蓋彎曲令身體向下蹲,壓力很容易傳到膝蓋上,造成膝蓋勞損。因此深蹲時必須屈曲髖關節,讓臀部幫忙卸去壓力,便能減少對膝蓋的壓力。
「網球肘」是甚麼?治療方法如何?
「網球肘」指手肘外側的肌腱勞損,也有可能出現發炎情況。治療的第一步是休息,患處不要過度用力。患者可以接受物理治療去改善,例如用超聲波、干擾電療減低痛症和發炎,配合運動治療去幫助患者恢復手肘功能。若物理治療無效,骨科醫生會處方口服藥物去控制發炎,若情況仍無改善便要注射類固醇去治療。另外,患者也需要佩戴護肘或護具,希望減少手肘承受的力量。
運動創傷後,何時開始可以活動患處?
運動創傷的初期會有發炎現象,因此醫生會建議患者先多休息,不要活動患處。但當發炎跡象慢慢減退時,患者可以逐漸活動患處,物理治療師會指導患者做簡單的復康運動,讓他們更有信心去活動患處。如果長時間沒有活動患處,反而會拖延病情。
更多更多相關的醫學資訊,盡在影片中!
假期運動和旅行帶來的骨胳肌腱創傷
現今很多人都喜歡在假期外出旅遊,由於平日工作繁忙,出發前必須做好充分準備。今集我們邀請到兩位嘉賓——骨科專科醫生陳英琪醫生和余敬行醫生,為大家探討運動和旅行可能帶來的骨骼及肌腱損傷問題。
在室內滑水衝浪場玩耍時,應該做哪些準備?
室內滑水衝浪場看似容易上手,比較安全,但實際上這是一個誤解。當我們想參與一項運動時,首先應該了解那項運動所需的器材和環境。在開始玩耍之前,建議先學習保護自己的姿勢,例如在摔倒時要保持冷靜並保護頭部,也要學會在摔倒時,把衝擊力均勻分散在較廣的區域,而不是只集中在單一部位。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概念。
受傷時應採取哪些措施?
正確的態度是立即停止運動,不要繼續進行,並儘快尋求醫生評估身體狀況。因為即使是輕微的傷害,若不及時處理,可能導致更嚴重的後果。當感覺肌肉疲勞且難以放鬆時,也應停止運動,因為肌肉過度繃緊容易引起筋腱拉傷。
可以採用 P R I C E 五部曲:P 代表保護傷處,R 代表休息,I 代表冰敷,C 代表包紮,E 代表提高患處。
雙板和單板滑雪運動有哪些受傷風險?
在雙板滑雪中,膝蓋受傷的風險較高,因為跌倒時滑雪板可能脫落,容易導致膝蓋扭傷。此外,跌倒時用手支撐可能導致上肢骨折。
相對地,單板滑雪會固定雙腳,因此受傷部位有所不同。在單板滑雪中,常見的傷害之一是跌倒時臀部受力,可能導致尾椎骨折。此外,阿基里斯腱斷裂或大腿骨折的風險也較高。由於單板滑雪可能涉及跳躍動作且速度較快,因此導致骨折的機會也較大。
自駕遊時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作為乘客,應選擇有頭枕保護的座位,這在車禍時有助於保護頭部和頸部。座位必須配備三點式安全帶。帶小孩出行時,應根據他們的年齡、身高和體重選擇適合的兒童座椅。通常兩至三歲以下的小孩應坐在向後的座椅,以防車輛急停時拉傷頸部。安全座椅應該放在後座,而不是駕駛座旁邊,這樣比較安全。隨著年齡增長,可以考慮使用向前的座椅或加高椅。到了六七歲以上,可能就不需要特殊座椅,可以使用加高椅。九歲以上可以考慮使用成人座椅。
作為司機,如果不經常駕駛,自駕旅行可能會帶來更高的風險。司機也必須熟悉當地的交通規則。
當坐計程車時沒有嬰兒座椅該怎麼辦?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孩子是嬰兒,你可以抱著他,讓他面對著你,這樣抱著他會比較安全。如果孩子大一點,可能約六歲,他可以使用車上的成人座椅及安全帶。
當小孩坐計程車時,他可能會感到安全帶勒著他的脖子不舒服,因為安全帶過高,他比較矮小。把安全帶繞過他的腋下是不安全的,這樣發生車禍時可能造成肋骨骨折,非常危險。須使用三點式的安全帶更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