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健康貼士
旅遊健康貼士
香港人愛旅行眾所周知,每逢假期都有少人離港渡假,不過旅遊時我們都要注意健康,究竟有甚麼疾病要提防?旅遊前、旅遊時以及旅遊後有甚麼要注意呢? 今集請來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黃天祐醫生詳細為大家講解。
近年經常聽到在酒店出現床蝨,到底是甚麼?
近年床蝨問題也引起不少人的關注,很多香港人喜歡去的旅遊熱點,例如韓國、日本都有床蝨爆發。所謂床蝨,是一種昆蟲,也叫臭蟲,在全球無數地方存在。一般來說成蟲大概是5毫米,肉眼是可看到的。它平常躲起來,晚上才出來咬人,依靠吸食人類血液維生。但就算它不吸血液,也能在休眠狀態下存活數個月。
被床蝨咬中會怎樣?該如何預防?
通常被床蝨咬了之後會有紅腫和癢痕,但某些人甚至會出現過敏反應,例如過敏性休克,咬到的地方的皮膚也有機會出現細菌發炎。長期被床蝨叮咬,有些人會因而出現貧血的情況。若要預防床蝨,最重要是入住酒店時看看房間有沒有床蝨蹤影,即看看有沒有床蝨一粒粒黑色的糞便,如果有的話當然要換房,另外行李最好不要放在床上和地毯上,因為有機會床蝨會爬到行李上,走進衣物中。
旅遊時需要小心蚊患
1. 登革熱
說起蚊患便不得不提登革熱,其實登革熱已成為超過100個國家的風土病,包括香港人很喜歡去的東南亞國家。登革熱其實是一種病毒,可以人傳人。主要病徵是發高燒,很多時候伴隨肌肉痛,頭部也會痛。患者很多時候有紅疹,最初時會全身泛紅,之後會有一點點紅疹。如果是第一次染上登革熱,通常病徵比較輕微的,但若是第二次及之後再染上,可能會出現比較嚴重的重症登革熱,有些人甚至會出血、休克、死亡。除了吃退燒藥、止痛藥,暫時來說登革熱都沒有針對性的抗病毒藥,但通常大部分登革熱約一星期就會消退,然而如果是嚴重的重症登革熱,那便要入院治療。2. 瘧疾
說到蚊子傳播的病,除了登革熱,瘧疾也很普遍。瘧疾其實是由名叫「瘧原蟲」的寄生蟲引起,常見於熱帶地方包括非洲、南美洲和東南亞國家。瘧疾是由受感染的雌性瘧蚊(又稱按蚊)傳播的疾病。雌性瘧蚊叮咬了瘧疾患者後,蚊子會受到感染,並在叮咬另一人時把瘧疾傳播開去,但不會人傳人,主要症狀是發高燒、發冷,還有腸胃不適、頭痛等。所以初期有些人會以為是感冒或是腸胃炎,但最重要是告訴醫生你曾經去過哪些地方,醫生便會想到是不是瘧疾的可能性,從而馬上驗血去診斷。如果遲了治療,瘧疾是可以致命的。一般而言,有抗生素是針對瘧疾的,可以將瘧原蟲盡快消除,減少導致併發症的機會。防蚊小貼士一覽
1. 穿長袖的衣服和褲子
2. 穿淺色的衣服和褲子
3. 適當使用驅蚊劑或防蚊水
慎防水土不服
很多人怕旅行時水土不服而肚子痛,可能都會帶備一些止屙丸,但萬一真的有腸胃炎,不建議用止屙丸,因為會困住細菌、病毒、毒素在肚子內,那就會更加不舒服。真正要做的是補充水分,混合一些鹽和糖於水中來喝,補充鹽分和糖分,讓身體慢慢復原。
留意旅行的飲食陷阱
其實去旅行的時候,吃多了是很正常的事。如果是去日本,可能有很多天婦羅之類的炸物,又或者是拉麵的豬骨湯底,都十分肥膩。如果去台灣,很多夜市的小吃都是多油多脂。如果去歐洲,大量食物都是全脂奶製品。如果去法國的酒莊,也有可能喝多了酒,酒的熱量都很高。因此,旅行時要注意別每一餐都太豐盛,一餐吃豪華一點,熱量高一點,下一餐就要吃清淡一點。另外也要減少喝酒,增加步行機會,也可以幫忙消耗我們的熱量。
旅行便秘,秘無可避?
旅行時很容易便秘,為什麼呢?因為旅行時或遇到水土不服,或是我們吃東西的時間不同了,這便很容易影響排便的習慣。如果坐長途飛機十幾個小時,會影響腸道的蠕動及吸收水分的情況,繼而引致便秘問題。要避免或舒緩便秘問題,第一是記得喝水,尤其是多喝沒有添加糖的飲品。另外也可以帶著堅果、果乾、西梅乾一類纖維很豐富或的食物。有時候酒店提供自助早餐,不妨多吃一點水果、乳酪,補充一些益生菌,這樣都有助解決便秘問題。
最後提提你,出發前記得瀏覽衞生服務中心的網頁,看看最近有甚麼流行疾病,以及有甚麼旅遊建議給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