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餘集數
1945年,抗日戰爭結束,毛澤東與中共代表團前往重慶參加和平談判。
陳佈雷送來和談方案,蔣介石卻讓他收好不必拿出,陳佈雷明白,蔣介石此次邀毛澤東前來,並非真心想和談。
晚宴上,毛澤東蔣介石兩人看似相談融洽,但話語之間機鋒暗藏。
蔣介石一面與中共談判,一面卻借美國的力量將西南的部隊向東北運送。
周恩來與毛澤東商討局勢,可蔣介石還是得寸進尺,毛澤東決定同意執行劉少奇與朱德提出向北發展、向南防禦的方針,將目光聚焦到東北。
林彪接到中央急電,不去冀東,轉向去東北任職東北民主聯軍總司令。
蔣介石十分惱怒,動了刺殺毛澤東的念頭,宋美齡連忙勸阻。
武雄關所在部隊進入東北,由於部隊缺乏物資,模樣慘淡,在東北民眾中遭到冷遇。
國民黨軍在東北發動大舉進攻,秀水河子戰鬥爆發。林彪命令盡快解決秀水河子外圍敵軍,提前發起總攻。
前線,武雄關與戰士們一起發起衝鋒,眾多戰士壯烈犧牲,武雄關找到一個防守薄弱的突破口……
張治中帶來國民黨接收醜聞的調查資料,蔣介石不置可否,只道都是共產黨鼓動人心的宣傳,不值一提。
周恩來奔波在政治戰線,三人小組簽訂了《調處東北停戰的協議》,但只過了三天,蔣介石就再次在東北發兵。
毛澤東電告東北局,要堅決徹底殲滅敵人,阻滯國民黨軍隊北進。
林彪下達命令,死守四平,寸土必爭。國民黨部隊大舉進攻,我方傷亡慘重,武雄關所在連隊收到衝鋒命令。
指導員犧牲後,武雄關舉起機槍,發起一個人的衝鋒⋯⋯
四平之戰損失慘重,中央軍委向林彪發電:繼續死守四平已不可能時,可主動放棄四平。
武雄關犧牲後,翠雲去拿武雄關的遺物,遇到偷懶的戰士房天靜和王福民,凶狠地教訓了二人。
1946年5月5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蔣介石回到久違的南京政府辦公室,他與宋美齡感慨萬千。
國防部大會上,顧祝同彙報增加東北軍費預算的草案,需要各地方軍區湊錢。白崇禧提出諸多質疑。
陳誠維護蔣介石,與白崇禧吵得不可開交。蔣經國則認為應該將錢花在國計民生上,蔣介石聽後不快。
馬歇爾簽署了東北停戰協議,蔣介石勃然大怒。休戰談判期間,預估到蔣介石要全面開戰,中央軍委命各解放區做好打大仗的準備。
停戰協議簽了沒多久,《美國軍事援華法案》通過了。
在美國的軍事和財政援助下,蔣介石發動全面進攻。
五大書記決定,讓中共軍隊避其鋒芒,突出重圍。
關於東北形勢,毛澤東、任弼時、朱德三人一致認同要抓緊解決土地問題,人民有了土地,共產黨才能在東北真正扎根。
對於毛澤東提出充分發動群眾,建立鞏固根據地的提議,東北局迅速組織行動,陳雲負責東北土改具體工作。
喬三本被兩位長官隨即任命為反共宣傳小分隊,跟隨軍官查抄百姓商鋪,他想為百姓求情,卻被軍官痛打一頓。
王翠雲和土改工作隊來到吉林扶余小溝村,村民們卻充滿敵意和戒備。
村裡最窮的老梁家大孩子梁士英表示地主邱大拿不斷威脅村民。
王翠雲跟著梁士英到了祠堂,勸說村民們好好想想,只有拿回土地,才能養活自己。大家終於相信工作隊,願意支持土改。
東北方面共產黨的土改行動進展迅猛,蔣介石覺得要從軍事上解決,毀掉農民對共產黨的信心⋯⋯
杜聿明坦言讓陳誠見笑了,揭開光鮮的外表,國軍內部已經快爛透了。蔣介石命令傅作義配合孫連仲攻打張家口,毛澤東則表態,如果攻打張家口,即表示最後決裂。馬歇爾請求停止攻打張家口,蔣介石翻臉拒絕。傅作義和李宗仁討論戰爭形勢,看出蔣介石表面上的韜略,不過是任人唯親,滅除異己,自己絕不能成為案板上的肉。蔣介石叫來郭汝瑰商討戰爭形勢,郭汝瑰說出自己的方案,蔣介石很是贊賞。
五大書記商議,基層同志們的裝備現狀值得留意,對於新兵和解放戰士的思想教育工作亦需重視。趙緒珍對九連進行思想改造,講述自己悲慘的遭遇,講當兵原因,鼓勵士兵們一起訴苦。士兵們的鬥志被激發,九連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杜聿明向蔣介石報告共產黨推廣「訴苦運動」,應當警惕,蔣介石卻只認為只是笑話。陳誠趁機提出清查團計劃,徹底清查國民黨內部的腐敗問題,蔣介石應允。
房天靜講述自己如何從落後戰士蛻變成戰鬥功臣,戰士們聽了熱血沸騰。毛澤東提議好好總結這些事跡和訴苦運動經驗,向全軍全國推廣。東北形勢迎來巨大反轉,毛澤東宣佈,中國革命的新高潮即將來到。蔣介石認為新高潮只是狂妄言論,他向記者們表態,很快就能擊滅共產黨,實現中華一統。蔣介石秘召胡宗南,商討進攻延安的事,中共地下黨員、胡宗南秘書熊向暉啓用秘密電台向中央軍委傳遞這一緊急情報。
陝北小河村會議上討論了土地改革和接下來的戰略計劃。習仲勳認為對於土改中出現的問題和錯誤,必須及時糾正。毛澤東十分認同,讓全國各解放區也要引以為戒。蔣介石和宋美齡到了延安,他們看到共產黨最高領袖住在如此惡劣的環境裡,感到十分震驚。東北民主聯軍發動秋季攻勢,韓先楚提議直接攻打敵一一六師。林彪認為這個方案太險了,劉亞樓覺得東北需要一場大勝,而且韓先楚有信心,二人開始權衡。
毛澤東發表人民解放軍宣言,正式發佈了「打倒蔣介石,解放全中國」的口號,陳誠對外掩飾國民黨軍隊頹勢。陳誠離開東北後,蔣介石派顧祝同和張群找到剛剛從歐洲回國的衛立煌,勸說他前往主政東北。衛立煌深知東北大勢已去,心裡不願蹚這趟渾水,卻只能從命。
五大書記在阜平縣城南莊召開會議決定聽從粟裕的建議暫緩渡江南下建立新的根據地。濟南戰役拉開帷幕,蔣軍節節敗退,困守在濟南無法動彈,毛澤東趁勢下令集中火力重點進攻濟南城。杜聿明眼看濟南形勢嚴峻,向蔣介石進言撤軍至南京以保存實力,蔣介石不聽勸告。王耀武自恃對共產黨軍隊了如指掌,斷言對方不可能重點攻城。不久,解放軍成功奪取濟南周邊陣地。沒等王耀武反應過來,解放軍戰士們已經到達濟南城下,驚慌失措的王耀武緊急召集兵力在內城城牆上嚴防死守。
錦州外圍白老戶屯戰鬥爆發,范漢傑領導的蔣軍上下對解放軍突然進攻錦州外圍一事還未摸著頭腦,對林彪的作戰方針更是一頭霧水。范漢傑得知進攻錦州外圍的不過是個尖刀連,決定派加強營前去徹底鏟除。面對蔣軍坦克大炮的猛烈進攻,已經加入東北野戰軍九縱的喬三本和戰士們毫無招架之力。⋯⋯
蔣介石基本認定衛立煌對於「林彪的目標是瀋陽」判斷正確,下令暫時不從瀋陽撤兵⋯⋯
國民黨出動轟炸機進行炸彈攻擊,轟炸過後共產黨一連的戰士又重新站起來,頑強作戰。范漢傑惱羞成怒,再次徵調兵力猛攻白老戶屯。一連戰士被蔣軍逼至一座祠堂,並做好英勇犧牲的準備。危急關頭,增援部隊終於趕到!林彪決定南下錦州,蔣介石心急如焚前往瀋陽會見衛立煌。衛立煌無視命令執意堅守瀋陽,蔣介石面對東北局勢早已筋疲力盡,對衛立煌消極怠戰的態度也無可奈何。
蔣介石親自來到北平游說傅作義相助,傅作義經不住蔣介石反復勸說,最終同意出兵。義縣西南城外,東野戰士們連夜修築戰壕。半夜,義縣外圍陣地,解放軍炮縱死死壓制住了敵人的炮火火力點。清晨,解放軍向義縣西南城牆突然發起猛烈攻擊,蔣軍措手不及。同時,炮縱緊隨其後增援,發起義縣總攻。共產黨短時間內進攻義縣讓范漢傑深感意外,為保存實力,范漢傑對義縣尋求增援的請求視若無睹,對他而言,義縣守軍不過是一枚棋子。
義縣城外,韓先楚和朱瑞正在巡視之前作戰時被蔣軍摧毀的工事情況。突然,朱瑞踩中敵人掩埋的一顆反步兵地雷,壯烈犧牲,所有人陷入悲痛。五大書記收到林彪的電報,對方表示已下定決心全力攻錦,見林彪和中央的作戰計劃終於達成一致,眾人心中的石頭總算落了地。蔣軍在塘沽軍港整裝待發,蔣介石親臨現場發表講話鼓舞士氣,然而並沒有多少效果。蔣經國來信報告在上海進行的「打虎行動」小有成效,蔣介石聽後大發雷霆⋯⋯
大戰前夕,國共雙方都意識到攻掐錦州的關鍵點便是塔山。林彪做好防禦部署,聽從四縱副司令員胡奇才的建議,制定戰略部署。在白老戶屯戰鬥中失去戰友後,偷偷逃離部隊的喬三本如乞丐般流亡,他在人群中認出王翠雲,想起她就是那個在戰場上將武雄關背出戰場的女人。喬三本淚流滿面,他不想再逃了,他要重新加入革命隊伍,彌補自己曾經犯下的罪行。
塔山陣地,蔣介石命令闕漢騫提前發起總攻,讓毛澤東頗感意外,毛澤東意識到蔣介石是孤注一擲,想要成功拿下錦州,塔山是戰役關鍵!蔣軍攻下打漁山島,並不斷向塔山和白台山進逼。范漢傑向衛立煌彙報戰況,催促對方出兵,但衛立煌仍舊不為所動。可惜,蔣軍的勝利姿態並沒有維持多久,一紙電報讓范漢傑錯愕,被蔣軍攻下的陣地已經全數被解放軍奪回⋯⋯
共產黨的戰士和國民黨軍在配水池展開激烈的戰鬥,敵人用鋼筋水泥建造的工事極為堅固,大批戰士壯烈犧牲。在營長趙興元的帶領下,解放軍用損失過半的慘痛代價終於拿下前沿陣地紅房子。然而,敵人隨時都在準備反撲。韓先楚不顧危險跑到一處高地觀察戰況,終於發現了敵人的弱點⋯⋯
林彪讓吳克華領導的四縱隊重新奪回陣地,死守到底。國民黨軍被解放軍戰士的勇氣震懾,最終勇士們重新將塔山陣地奪了回來!東進兵團尚未完全解決,廖耀湘率領的西進兵團已經成功佔領彰武。林彪下令對錦州發起總攻,解放軍戰士熱血沸騰,東野炮兵將上千門火炮搖起,向錦州城內瞄准。闕漢騫建議羅奇放棄塔山前去錦州救援,羅奇想在蔣介石面前立功堅持繼續攻擊。
梁士英將爆破筒塞進地堡,為摧毀敵人的地堡,戰士梁士英不惜用身體堵住出口,最後壯烈犧牲。地堡終於被摧毀,戰士們向敵人發起猛烈的攻擊。錦州一戰,解放軍取得全面勝利。俘獲東北「剿總」中將副總司令范漢傑等人,完全封閉了東北國民黨軍從陸上撤向關內的大門。
杜聿明向蔣介石陳述「徐蚌會戰」的應對策略,蔣介石佯裝贊同計劃,卻把徐蚌會戰的總指揮權交給劉峙。劉峙完全無視杜聿明的戰略部署,只顧自保維持現狀。杜聿明質問衛立煌為什麼不派兵增援,衛立煌坦言共產黨勢不可擋,自己唯一能做的,便是等待新局面的到來。中央開會決議,必須盡快解決長春問題。待長春解放後,部隊要迅速南下,阻滯東北蔣軍從營口撤退。
六十軍準備起義的消息傳來,林彪和羅榮桓商議,長春之戰要以心戰為上,武力攻城永遠要放在後面。杜聿明主張長春要盡快突圍,廖耀湘繼續西進,與侯鏡如兵團一起夾擊錦州。衛立煌主張兵團東退營口,保存實力。蔣介石不滿衛立煌的態度,直接命令廖耀湘繼續西進。長春城內,曾澤生帶領六十軍所有士兵做好起義前的準備,伺機而動。長春正式解放,蔣介石收到鄭洞國自殺殉國的消息⋯⋯
蔣介石向廖耀湘下達西進命令,廖耀湘認為解放軍此次目的是自己,但在蔣介石的堅持下廖耀湘反駁無效,只得服從命令。廖耀湘接受蔣介石西進的命令不過是障眼法,暗地裡早安排好部下以最快的速度從營口撤退。杜聿明來到葫蘆島指揮戰事,得知解放軍已經堵上了廖耀湘兵團去往營口的通道,便建議廖耀湘往東撤至瀋陽,保住戰鬥力量。同時,致電蔣介石建議放棄東北戰場,讓自己回徐州部署華東戰場,卻被蔣介石一口回絕。
遼西戰場陷入混亂,共產黨三營在副營長李德章的帶領下,到了敵軍廖耀湘的指揮總部,破壞通訊線。廖耀湘兵團被打散,部隊之間失去聯繫。李德章帶領部份戰士,為摧毀敵人的通訊設備,結果全部壯烈犧牲。而失去通訊設備的廖耀湘兵團,陷入群龍無首的狀態。喬三本和王翠雲在運送藥品的路上遇到敵人伏擊,為了保全解放軍的救命藥品,喬三本隻身一人衝入敵陣。東北局勢已定,毛澤東卻表示越是最後關頭越不能掉以輕心。
毛澤東提出新的計謀——空城計。國民黨鄭挺鋒帶著大軍朝著西柏坡行進,居然在收音機里聽到了自己正在執行的「秘密計劃」。廣播讓鄭挺鋒慌了,傅作義認為是共產黨的計謀,並命令鄭挺鋒全軍突進。自解放戰爭開始,而共產黨成為民之所向,老百姓組成民兵隊伍,暗地裡襲擊鄭挺鋒部隊。蔣軍以為是解放軍主力炮火攻擊,還未開戰就全線潰敗,瘋狂撤退,留下一大堆的武器、馬匹和各種物資。蔣介石和宋美齡為美國大選的事焦頭爛額,軍費一再投入,財政持續虧空,仍舊不能停止對杜威的支持。
衛立煌不顧蔣介石死守瀋陽城的命令,最先逃走。瀋陽東塔機場,無數國民黨官員想要擠進飛機逃離瀋陽。蔣軍士兵想摧毀發電廠,被百姓阻擋在門外,蔣軍士兵不顧百姓,最終將發電廠炸毀。遼瀋戰役結束,解放軍取得全面勝利。撤走最後一批士兵後,杜聿明也登上了離開葫蘆島的飛機。顧祝同建議蔣介石將最後的軍隊統一起來交給白崇禧指揮,蔣介石勃然大怒。
遼瀋戰役的勝利大大增強了共產黨的信心,毛澤東決定盡快發動淮海戰役。顧祝同、郭汝瑰奉蔣介石命令前往徐州傳達作戰部署,黃百韜看出了方案缺陷,但礙於劉峙的強硬態度而屏氣吞聲。黃百韜原本準備前往徐州,臨行前卻收到劉峙按兵等待海州44軍一起撤退的命令,雖然不服只能遵從。粟裕看出蔣軍集結所有兵力死守徐州的意圖,若按原計劃發起進攻必將貽誤時機,決定提前兩日發起淮海戰役,得到中央的認可,解放軍上下全員不捨晝夜加速行軍。
張克俠偷偷離開司令部,並順利回到賈汪指揮部。賈汪起義成功,嚴重打擊蔣軍的士氣。劉峙立刻調集李彌部、孫元良部火速靠攏徐州,只顧保全自己,全然不顧賈汪的缺口以及還在渡河的黃百韜部。正在渡河的黃百韜部驚聞解放軍已經離運河不遠,為了個人安危,劉鎮湘決定立即炸橋,將剩餘部隊留在了河對岸。黃百韜和部下正糾結於撤離還是迎戰,沒想到解放軍已經殺到了眼前,趕鴨子上架的黃百韜只得硬著頭皮迎戰。
陳佈雷勸告蔣介石,應設法與共產黨重新回到談判桌上,蔣介石完全聽不進去。杜聿明拖著病體面見蔣介石,蔣介石看著杜聿明如鯁在喉。面對蔣介石發起各種輿論進攻的做法,五大書記非常不齒。蔣介石將郭汝瑰解黃百韜之圍的作戰計劃告訴杜聿明,杜聿明對計劃沒有異議,只是對郭汝瑰的身份產生了懷疑。杜聿明到達徐州指揮作戰,發現劉峙沒有執行解救黃百韜的命令。劉峙本想趁機逃離,杜聿明搬出蔣介石壓制,劉峙無奈只得繼續待在徐州。
大批戰友的犧牲給解放軍造成了心理負擔,粟裕一番話讓大家恢復信心,重振士氣。粟裕反思自己因為輕敵下達速戰速決的決定,導致大量人員傷亡,痛定思痛,及時改變接下來的作戰方針。蔣介石呼籲和平的假象被人戳穿,眾多愛國人士通過這次輿論戰徹底看穿蔣介石假和平、真獨裁的真面目。陳佈雷勸說蔣介石與共產黨和談,卻惹怒了對方,因而對蔣介石徹底失望。
與司徒雷登見面後,李宗仁迫不及待致電白崇禧,告知美國已經明確表態,囑咐他絕對不能為蔣介石調一兵一卒。毛澤東在西柏坡和鄉親們一起聊天、剝玉米,得到民眾支持,軍民一片其樂融融。杜聿明視察邱清泉的部隊,邱清泉立誓憑借全美械裝備,兩天之內必殺進碾莊,解救黃百韜之圍。另一邊,五大書記研究戰爭形勢圖,決定拿出一半以上的兵力全力阻止邱、李兵團的援助,盡一切可能為殲滅黃百韜贏得時間。
大量援助邱清泉的蔣軍被送到戰場,解放軍三面受敵。眼看潘塘鎮陣地敵軍越來越多,粟裕仔細分析戰爭形勢,提議緊急從潘塘鎮陣地撤退,得到中央同意。解放軍的撤退讓蔣軍欣喜若狂,邱清泉趁機誇大其詞稱,蔣介石看著送來的捷報心花怒放,重金獎賞有功之人。為了討蔣介石歡心,邱清泉讓蔣軍士兵假冒解放軍俘虜供中外記者拍照。國民黨大肆宣傳此次的「勝利」,妄圖重新獲得美國政府的垂青,沒想到騙人伎倆早被人看穿⋯⋯
鄧小平、劉伯承再次會合,一起商討攻取宿縣的作戰計劃。經過十多個小時的浴血奮戰,解放軍迅速攻破了國民黨口中「固若金湯」的宿縣。得知宿縣失守,劉峙將所有責任推到杜聿明的頭上。杜魯門發佈公告,對華政策保持不變,蔣介石心中的大石終於落地。
黃維如計劃所料,一路追趕陳賡部隊,十八軍正步步進逼。另一邊,邱清泉、李彌的部隊被解放軍牢牢鉗制住,始終無法突圍。蔣介石大動肝火,命令若不盡快脫困,便要他邱清泉的腦袋。邱清泉頓生一計,想出一個「尖錐戰術」,實際上不過是將大部隊放在後方,對上面好交差的緩兵之計。
焦裕祿和運糧小隊一路風塵僕僕,為解放軍輸送補給。突然,敵人的轟炸機投下炸彈,將糧食草料毀滅殆盡。千里迢迢送糧,不能空手上前線。焦裕祿決定問百姓借糧食。新解放區的百姓們沒見過解放軍,加上之前被蔣軍禍害,對焦裕祿一行人非常戒備,紛紛表示沒有餘糧。
黃維與楊伯濤、熊綬春等一眾高級將領開會,計劃從四個軍各挑一個精銳師,齊頭並進向西突圍。廖運周自告奮勇擔任開路先鋒,為大部隊的突圍鋪路。不過,廖運周的真實身份其實是中共的地下黨員,自薦打頭陣,真實目的是伺機帶領士兵們起義。廖運周率隊浩浩蕩蕩穿過防線,與王近山順利會合,起義成功。王近山隨即封鎖防線,建築工事嚴陣以待。廖運周終於回歸組織,眾人難掩興奮之情。
粟裕繼續按照中央軍委指示,監察徐州的杜聿明,以及黃維兵團。黃維兵團雖然收到了國民黨軍空投的物資,但包圍圈太少,很多物資都扔不准,大部分都給了共軍。熊綬春指出,前方戰事緊張,後方竟然胡作非為貪污軍餉,黃維聽聞非常生氣。解放軍再次對黃維兵團發起攻擊,黃維被解放軍包圍,他部署兵團縮成一團,屢次派兵襲擾,中原野戰軍因裝備落後,戰鬥陷入膠著狀態。
聶榮臻報告最新的軍事部署,毛澤東表示我方的策略是先穩住傅作義。地下工委發現傅冬菊身邊頻繁出現可疑人物,處於安全考慮,安排了一位女同志負責聯絡工作,這名女同志正是張婉心。前線,解放軍佔據優勢卻突然撤退,傅作義深知這是毛澤東給他的某種信號,便下令停戰,持觀望狀態,蔣介石知道後非常生氣。這時,毛澤東的恩師符定一到來,他受傅作義委託,帶來和談的意願。傅作義讓人傳話有心和談,卻閉口不談蔣系的中央軍問題。毛澤東直言如今的談判,主動權已在我方。
毛澤東召集各大書記討論東北野戰軍入關後的戰鬥方式,當前不管是傅作義還是蔣介石,都料想解放軍會從東邊開始打,那就反其道行之⋯⋯蔣介石親自去機場送別宋美齡去美國,宋美齡雖表面坦然,內心深知此行艱難。同時,蔣介石囑託蔣經國將中央銀行的80萬両黃金裝船運至台灣,以備不時之需。郭汝瑰分析局勢,提出應當放棄徐州,向東南走兩淮撤退。杜聿明將蔣介石拉至一邊,表達了應該自徐州出西南撤退的想法,並告誡表面按照郭汝瑰的部署,以此檢驗他是否真的是共產黨⋯⋯
國民黨軍第十二兵團副司令官胡璉在南京面見蔣介石,蔣介石令他前往前線扭轉十二兵團困局。傅作義向劉厚同坦言,蔣介石如今力量式微,以北平作為籌碼和共產黨談判是為了給自己積累政治資本。林彪帶領的東野大軍浩浩蕩蕩開始南下。另一邊,傅作義囑咐部下,無論發生什麼情況,一定要堅守平津張。徐州勝利解放,市民站在街道兩旁,敲鑼打鼓歡迎解放軍進城,一片熱鬧歡騰的景象。粟裕正在帶領解放軍快速行軍追趕杜聿明的部隊。中央幾位領導人心急如焚,同時意識到這次從南京傳來的消息跟實際大相徑庭,必定是潛伏在國民黨身邊的同志身份遭到了懷疑。
對於王翠山的投誠建議,楊伯濤有了動搖,但胡璉讓他瞬間打消了這念頭。胡璉的到來讓十二兵團士氣大振,毛澤東直言這不過是延緩苟延殘喘。現在真正需要擔心的,是傅作義。毛澤東決定先發制人,防止傅作義西逃。同時,華東野戰軍對杜聿明的部隊展開空前規模的追擊戰和截擊戰,三面突圍、一面堵截,將杜聿明集團合圍在陳官莊。中央軍委分析當前戰況,華野和中野已分別將杜聿明兵團和黃維兵團團團圍住,必須盡快解決兩者中間的一個,另一個則孤掌難鳴。經過幾大書記的反復斟酌,決定先從黃維開刀。
楊伯濤向黃維尋求脫困之法,黃維直言杜聿明突圍失敗,李延年北上受阻,兵團已經山窮水盡。王翠山的身份暴露,最終在楊伯濤的槍下英勇就義。杜聿明召集邱清泉、孫元良以及李彌商議戰事,孫元良表示當下被困在陳官莊,只有死路一條,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尋求突圍。杜聿明隨即下令各自整理部隊,分散突圍。蔣介石在南京官邸舉辦舞會,司徒雷登、李宗仁悉數到訪。蔣介石表示宋美齡在美國與馬歇爾相談甚歡,卻被司徒雷登無情戳破。
淮海戰場的大王莊陣地,解放軍和黃維兵團的戰事陷入拉鋸戰,陳毅建議聯合作戰,劉伯承和鄧小平表示同意。大王莊陣地戰況慘烈,鄧小平命令無論如何都要將大王莊拿下。解放軍不斷播放勸降廣播,郭景雲惱羞成怒。經過激戰,大王莊一役落下帷幕,解放軍終於瓦解黃維兵團。劉伯承下令在各個路口設立關卡,活捉黃維。楊伯濤、黃維及胡璉企圖逃走,然而卻被解放軍活捉,只有胡璉僥倖逃脫。
毛澤東表示杜聿明軍團已經不成氣候,但為了穩住傅作義,所以暫時不要徹底解決杜聿明,讓華野、中野好好調整,讓東野有全副精力對付傅作義。林彪帶領東北野戰軍順利攻陷南苑機場,預計能在兩天內包圍北平西、南方向。而對於傅作義的和談,已經有了足夠把握。劉厚同勸告傅作義,既然共產黨提出和談,應該主動接受,傅作義聽完若有所思。安春山帶領一〇四軍援救三十五軍,然而,在兩軍相距僅僅只有四公里時,發生內訌,斷送了最後一線生機。
傅作義透露出自己有意求和,眾將領紛紛響應。北平社會各界均表示,希望能夠和平解放北平。毛澤東認為是傅作義尋求社會和輿論力量對中央施壓,立即決定滅掉三十五軍。因為只有攻陷傅作義,才能帶來真正的和平。新的戰鬥開始,郭景雲誓不投降飲彈自盡,三十五軍全軍覆沒。毛澤東感慨,共產黨真正的敵人,是企圖阻撓中國人民民主革命之路的一切力量。司徒雷登拜訪李宗仁,直言只要李宗仁願意代替蔣介石成為新的總統,並積極推進和共產黨的和談,美國政府將會全力支持。
蔣經國親自拜訪傅作義,提議只要他願意帶軍南撤,定能助父親東山再起,傅作義不為所動。美國西太平洋艦隊司令白爾吉向傅作義透露,美國有意扶植他成為統帥,反而惹怒傅作義,直言美國干涉太多。傅作義打算盡快推進和共產黨的合作,卻發現共產黨將自己列入戰犯名單。元旦前夕,蔣介石舉行晚宴,公開表明自己可以下台以試探眾人。結果宋子文、李宗仁都贊成總統隱退。蔣介石怒火中燒,宴席不歡而散。劉厚同勸告傅作義和平解決天津問題,傅作義認為天津一定要守住,這是他僅剩的最後一張牌。
共產黨向傅作義下了最後通牒,但傅作義遲遲沒有回復。鄭介民來北平勸說傅作義南撤,返回南京前,安排保密局特務段雲鵬不惜一切代價破壞北平和談。大清河邊,百姓們把冰層鑿開,將裝滿彈藥糧食的船隻運往解放軍陣地。情報傳來,陳長捷和林偉儔都極為震驚,沒想到被他們視為天然屏障的大清河,竟然如此輕易地就被人民的力量解凍。
中央軍委的成員準備簡樸的大餐慶祝天津解放,毛澤東卻悶悶不樂,因為他不願意看到天津開戰,同時十分擔憂北平問題。周恩來表示羅榮桓已經跟北平學界聯繫,並請教了梁思成、林徽因,商討如何減少戰爭損失。毛澤東十分贊同,並表示不能讓祖國燦爛的文明,成為戰爭的犧牲品。蔣介石主動上門拜訪巴大維,請求美國幫助國民黨在北平的軍隊撤離北平,巴大維將軍直言相拒。
保密局的黑手伸向了傅冬菊,危急時刻,張婉心換上傅冬菊的衣服引開特務,他們的車輛遭到機槍掃射。幸好地下共產黨的成員趕到,與特務展開一陣激烈的槍戰,將張婉心救了下來。傅冬菊在保護下安全回到家,傅作義看到死裡逃生的女兒,十分憂心。其後,傅作義決定讓王克俊代表自己在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上簽字。簽定完協議後,傅作義召開全體高級將領會議,向大家宣讀《關於和平解決北平問題的協議》,並派飛機將李文、石覺等十多名蔣系將領送回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