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在疑問,作為當今世上人口最大國的印度,人才庫的資源理應非常雄厚,然而在剛過去的巴黎夏季奧運會上,卻只能以1銀3銅、排名第71位收官,這樣的成績未免讓人對該國的體育發展感到洩氣。幸好他們在本屆殘奧會終於打造出亮麗的成績表,在多個項目中,金、銀、銅牌各有進帳,其中最讓人刮目相看的是短跑女運動員普麗蒂.帕爾(Preethi Pal),在100米和200米均勇奪銅牌,光榮地兩度站在頒獎台上,她更是印度史上首位贏得兩面殘奧獎牌的女運動員,為印度體壇創造歷史。

在嘲笑和貧困中茁壯成長
現時還不到23歲的帕爾出生於印度北方邦一個農村家庭,出生幾天後,由於下肢發育不良,醫生為她敷上石膏。在接下來的幾年裏,她從沒間斷接受各種傳統治療去改善問題,可惜進展不大之餘,也讓她很容易染上各種疾病,影響身體健康成長。她自5歲起開始配戴輔助器,當時有些人甚至認為她不可能生存下去,卻不知道患有殘疾的她天生一份非比尋常的堅毅,不但在無數輕衊的眼光下頑強地活下去,心靈經年磨鍊出鬥志,更把她帶往一條從沒想過的成功之路——參加田徑賽事。
2017年,17歲的帕爾在社交媒體上觀看殘奧會比賽,立即深受啟發,相信自己終有一天也可跟那些運動員一樣,在殘奧比賽場上奮戰。她風雨不改地跑到體育館苦練,但是家境貧困的她,無可避免地很快便感受到經濟壓力,甚至難以支付交通費用。幸運地,這時她遇上了殘奧運動員Fatima Khatoon。這位是她人生中的伯樂,也是多年來身邊最堅實的支持者,鼓勵她嘗試田徑運動,並讓她開始接受訓練。到了第二年,她終於首次踏足在州級比賽的舞台上。
初嘗比賽滋味後,雖然她並沒有造出一鳴驚人的成績,但訓練團隊相信她在短跑項目上仍有無限的發展空間,可是必須先解決一個訓練上的問題。原來在她一直受訓練的密拉特,根本沒有合適的跑道設施,為了不讓從前的訓練白白浪費,她決定遷往新德里接受更高水平的訓練,在正式的運動場館接受著名教練Gajender Singh極其嚴格的高強度訓練,她甚至曾不只一次辛苦得嘔吐大作。

一步一腳印 走上獎牌之路
為了不要辜負一直無視嘲笑,去支持自己的家人和教練,帕爾決心要在跑道上做出好成績。她參加的是T35級短跑比賽,這級別專為有協調障礙的運動員而設,有關障礙包括肌張力亢進、共濟失調、手足徐動症和腦癱等。去年她首戰杭州亞殘運100米和200米賽事,均以第4名僅敗;來到今年5月的神戶世錦賽,她終於以大幅飛躍的表現勇奪兩面銅牌。
在數月後的巴黎殘奧會上,她繼續改寫個人紀錄,先以14.21秒的新個人最佳成績,在100米決賽中勇奪銅牌,成為她人生中首次參加殘奧會的首面獎牌,也是印度歷史上首面殘奧田徑獎牌。沒想到興奮之情還沒散去,兩天後,她再在200米決賽中,以30.01秒的新個人最佳成績二度奪銅,讓她成為史上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在殘奧會上兩奪獎牌的印度運動員。
帕爾說她相信一切無常,這句話絕非一種向命運投降的放棄態度,相反,這份信念讓她知道無論面對多少嘲笑、艱難和挑戰,她都有信心只要堅持下去不斷進步,在難關面前絕不妥協,一切困難必定都有改變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