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台第二台四十周年台慶好日子,第二台一連串特備節目同你一起賀台慶。大家可透過珍貴照片,重溫第二台重要時刻。
1981年初夏,是香港電台廣播史上大門子,因為香港電台第二台正式啟播。
啟播當日,時任廣播處長戴善德、香港電台高層張敏儀,連同一班二台的「開台功臣」,包括首任二台台長吳錫輝,以及朱培慶、張文新、車淑梅、陳任、鄧藹霖、伍家廉、湯正川、蔡楓華、區瑞強等一班DJ,齊齊出席在廣播大樓停車場舉辦的啟播禮。
當日歌影視界巨星雲集、星光熠熠。出席嘉賓包括:鄧肇堅爵士、謝賢、周潤發、黃霑、羅文、林燕妮、泰迪羅賓、關正傑、鄭少秋、徐小鳳、余安安、陳美齡,就連日本天王西城秀樹都有現身!
1973年升任港台中文台台長的張漢彪,希望加強香港電台的年青人節目,先挖角陳任過檔,然後再加上朱培慶和吳錫輝,籌組《青春交響曲》。一九七四年首播初期,《青春交響曲》逢星期一至五下午4點至6點播出,開國功臣有朱培慶、吳錫輝、陳任、劉羣璋、左永然、鄧拱璧、車文郁、梁健馨、張文新。節目內容包括熱線點唱、三個骨陳任、工廠雜誌、民歌手的內心世界、縱橫談等等。
DJ的英文全寫是Disc Jockey,香港叫做「唱片騎師」,即是播歌、開咪、構思節目流程一腳踢。香港廣播界早在五十年代已經出現第一位DJ,他就是Uncle Ray,不過只限英文廣播。廣東話DJ就要去到六十年代才出現。DJ這個「職位」未出現之前,節目主持只能夠負責開咪,播歌就要由另一位控制員負責。《青春交響曲》及後來第二台開台,「DJ文化」逐步形成,不久更出現明星級DJ!
踏入八十年代,香港電台第二台出產的「明星DJ」愈來愈多。他們除了開咪外,又會拍電視節目、拍戲、拍劇、唱歌、出書出雜誌。《三個小神仙》鄭丹瑞、林珊珊、何嘉麗;《三個寂寞的心》梁繼璋、邵國華、倪震;「永遠的玉女」周慧敏 ...都擁有超多 fans!
梁繼璋、邵國華、倪震主持的《三個寂寞的心》,專門探討愛情問題,好多聽眾都是學生,收聽率節節上升,仲成為全港電台節目排行榜的No. 1。
周慧敏是當年當紅的年輕DJ偶像,她在1986年參加港台主辦的「86業餘DJ大賽」獲得亞軍,繼而加盟二台成為DJ,先後主持過《青春交響曲》、《二人世界》、《輕談淺唱不夜天》。
曾幾何時,國際巨星雲第二台,其中最星光熠熠的,必數傾盡二台上下之力籌辦的「太陽計劃」!
第一屆「太陽計劃」於1988年舉行,當年邀請到荷李活影星史泰龍擔任「超級太陽使者」,之後就有《末代皇帝溥儀》的尊龍、國際天后Kylie Minogue、日本著名歌手德永英明、日本天后工藤靜香、愛爾蘭人氣男子組合Westlife等等。
至於負責獻唱活動主題曲的歌手同樣吸引,1996年的《See The Sunrise》就由松田聖子、張學友、黎明、周慧敏等一齊合唱;1999年的《SUN力量》,就請到人氣日本組合PUFFY 、黎明、李玟合唱;2009年嘅《Cheer Up!》就有倉木麻衣、容祖兒、張敬軒、林俊傑等人合唱。
《双周刊AiRWAVE》…大家對呢個名字有沒有印象?
它就是香港電台出版的年青人雜誌!
「雙」字既有兩個星期出一次的意思,亦係代表主攻後生聽眾的第二台。《双周刊AiRWAVE》1990年7月13日創刊,雖然作為電台官方刊物,不過內容不只是談二台,更有藝人動向、名人專訪、中外音樂介紹、新推出電影、唱片及書籍,亦會印出讀者意見,有讚有彈。
第二台啟播四十年來,影響力驚人,除了《中文歌曲龍虎榜》的上榜歌,就連一些來自香港以外地區的外語歌,同樣會因為二台熱播而人氣爆燈!例如齊豫的《橄欖樹》、蔡琴的《你的眼神》,都係因為倪秉郎在《中文歌集》節目播放後而街知巷聞。
1979年,歌手沈雁憑《踏浪》在台灣地區爆紅,倪秉郎好賞識呢首歌,在節目入面Plug到連香港人都聽到琅琅上口。 1980年,二台在九龍公園舉行《青春交響曲之夜》,當晚請到沈雁親臨表演,場面十分熱鬧哄動!
第二台由1981年6月啟播至今,先後出現過四款台徽,大家記唔記得呢?
最初兩個台徽是本地著名設計師靳埭強設計,第三個是公開招募作品,第四個是邀請本港青年設計師創作。四個台徽各具意義,你想知道當中的心思?
第二台初期成立,除了香港電台的吳錫輝、陳任、朱培慶、張文新、伍家廉、車淑梅、陳婉芬、麥之華、徐億雄、倪秉郎等等負責台前幕後外,也有從外間挖角,邀請到鄧靄霖、區瑞強及葉漢良加入二台大家庭。
「四大天王」可說是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始作俑者原來是香港電台第二台!
1992年的《太陽計劃》在沙田的香港體育學院舉辦一場大型戶外音樂會 -《奧林匹克音樂會》,節目開始,張學友、劉德華、黎明、郭富城第一次以「四大天王」身份用飄色形式進場,合唱主題曲《太陽精神》,全場震撼!
第二台有三套廣播劇,流行到被改編為電視劇及電影。
首先是《我係Tuna-Fi》,當年在何嘉麗主持的晨早節目《只此一嘉》內播出,劇中何嘉麗飾演一位名叫余黛娜的工廠女白領,經常被人叫做Tuna-Fi。後來亞洲電視買了版權變成電視劇,1990年11月首播,由何美婷飾演Tuna Fi。
同年12月,亞洲電視開拍由同名廣播劇改編而成的電視劇《中環英雄》,圍繞辦公室文化,演員分別有呂頌賢、吳綺莉、施綺蓮、邱月清等等,劇集在1991年2月首播。
最經典的第二台廣播劇,當然要提到「阿旦」鄭丹瑞與陳慶嘉創作的《小男人周記》。廣播劇播出後不只大受歡迎,更改編成電影劇本,先後推出三部電影。
《小男人周記》在1986年首播,原本是《青春交響曲》及《阿旦眼中的世界》的環節。故事講述主角30歲的梁寬,和同結婚六年的老婆阿Ann 分居之後,開展一段漫長的尋覓第二春之旅。廣播劇主題曲由張學友主唱,車淑梅、鄧靄霖、何嘉麗等聲演劇中女角。
廣播劇改編而成的電影在1989年推出,除了阿旦之外,更有鄭裕玲、鍾楚紅演出,大收旺場。
為慶祝開台40周年,第二台《2000靚歌再重聚》主持區瑞強邀請多位二台大家庭的前輩及新生代DJ聚首一堂,以歌會友。
出席2021年10月31日「2000靚歌真經典 18.22再重聚」的二台節目主持陣容鼎盛,包括:張文新、倪秉郎、伍家廉、車淑梅、梁繼璋、麥潤壽、陳海琪、鄧慧詩、夏妙然、鄭子誠、劉倩怡、梁兆輝、余劍明、李麗蕊、馬小強、李志剛、羅敏莊、陳圖安、梁榮忠、崔潔彤、林蕙、白原顥、超B、阿桃等。廣播處長李百全亦聯同香港電台一眾管理層出席支持,齊賀二台「18.22好日子」。
難得再聚的一眾「二台人」,細訴昔日的廣播點滴,分享在二台的有趣回憶。
七、八十年代,五輪真弓的《殘之火》、《戀人啊》兩首作品,分別被徐小鳳同譚詠麟改編成經典廣東歌《夜風中》、《忘不了你》,令原唱的五輪真弓在香港人氣爆升!
1982年「第四屆十大中文金曲頒獎音樂會」二台排除萬難,才邀請到五輪真弓出席,擔任頒獎及表演嘉賓。
根據1990年公布的電台收聽調查報告,收聽二台人數多達125萬6千,冠絕全港,而在1991年、1992年、1996年及2000年收聽人數都位列榜首,最高峰有160萬收聽人數紀錄。
1992年全港聽眾收聽調查中,受訪者同時選出「十大最受歡迎電台節目」,當年二台的《晨光第一線》、《瘋SHOW快活人》、《海琪的天空》及《只此一嘉》就佔據四個席位;而「十大最受歡迎電台節目主持」中,港台囊括七位,當中六位都是來自二台,包括有大家熟悉的車淑梅、梁繼璋、陳海琪、李麗蕊、曾智華 及何嘉麗。
「全港十八區業餘歌唱大賽」是1984年,由香港電台、星島報業及當時的政務總處首度合辦,當時有五男、四女同三隊組合殺入決賽。當年23歲的張學友,揀唱關正傑作品《大地恩情》,結果以192分,在五萬名參賽者中脫穎而出成為冠軍,幾個月之後就同唱片公司簽約出道成為全職歌手,一代歌神就此誕生。
去到第二屆「保良局全港十九區業餘歌唱大賽」,由香港電台、保良局及政務總署合辦,當年冠軍是李克勤,同屆參賽者還有蔡一智及阮兆祥。
二台作為一個積極推動樂壇發展的電台頻道,多年來一直與時並進介紹好歌。開台時有《新哥新歌》、《中文歌集》和《中文歌曲龍虎榜》;去到90年代就有《阿郎戀曲》、《音樂同志》,介紹全新的廣東歌及國語歌給聽眾。現在介紹新歌、推動本地樂壇發展的重任,就落在《騷動音樂》節目身上。
除了音樂同資訊節目外,二台亦會跳出直播室,製作與後生仔女息息相關的大型活動,除了之前介紹過的「太陽計劃」,更有「永不放棄同學會」。
「永不放棄同學會」源起皇牌節目《星空奇遇鐵達尼》,主持麥潤壽每晚開咪都會跟聽眾互動,亦有正能量的點播環節,「永不放棄」、「Never Give Up」就成為節目的中心思想。
到2002年麥Sir決定發起「永不放棄同學會」,作為「太陽計劃」其中一個重點活動。麥Sir精心設計暑期學習課程,給二百多位應屆公開試考生參加,鼓勵學員勇於突破自己,實踐所學,加強分析思考,建立責任感,互助互愛。
以前大家追聽的廣播劇都係雙聲道錄音,質感上較為平面。隨著錄音技術改進,二台就曾經製作過兩齣多聲道廣播劇。
「太陽計劃2005」與數碼港數碼媒體中心合作,推出全港首個5.1聲道廣播劇《太初》。當時採用數碼錄音技術,令聲效更加真實立體,好像置身現場一樣。《太初》聲演陣容鼎盛,有劉德華、梁詠琪、King Sir鍾景輝,幕後功臣有演藝學院編劇系講師陳敢權擔任編審顧問、黎允文擔任技術顧問。
2010年,二台再接再厲,聯同保安局禁毒處合辦一系列同行抗毒活動,製作全港首個以7.1數碼環迴立體聲製作的廣播劇《毒戒》,並再一次請到華仔聲演,其他陣容有 楊千嬅 及一班二台DJ。
大家都好懷念的兩位巨星 - 「梅姐」梅艷芳 同「哥哥」張國榮,2000年他們兩個最後一次幕前合作,就是二台的《無煙草之煙飛煙滅》。
當年二台與香港吸煙與健康委員會,聯合製作公益電影《無煙草之煙飛煙滅》,由張國榮首次,亦是唯一一次自編自導自演、以菲林拍攝的作品,希望透過公眾人物的影響力,教育大眾吸煙同食二手煙的禍害。演出藝人更有莫文蔚、王力宏、梁詠琪和毛舜筠等。
雖然電影只是30分鐘,但哥哥同梅姐在鏡頭面前盡顯功架,相當好戲,令人再三回味。
《中文歌曲龍虎榜》早在1975年8月已經出現,當年張文新就開始在《青春交響曲》「新天地」環節內數榜。去到1977年6月,這環節正式改名為《中文歌曲龍虎榜》,由 黃小鳳 主持。
當時廣東歌仍然是萌芽階段,所以每期流行榜只有10首歌,慢慢變成15首,至到而家的20首。有流行榜就順理成章要舉辦總選。1979年2月,以《中文歌曲龍虎榜》冠軍歌作為基礎的「1978年十大中文金曲」,在喜來登酒店舉行頒獎典禮,首數幾屆只有電台播放。去到1987年,「第九屆十大中文金曲」就開始有電視轉播。
「十大中文金曲」至今已經舉辦43屆,見證並推動本地中文流行音樂的發展,成為樂壇每年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