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遍家長對於小孩子成績不理想,大多會盡量協助孩子溫習、做功課,令他跟得上學校的進度,考取好成績。另一類父母則會以責罵的方式來迫使孩子更努力讀書,給予孩子很大壓力,尤其是默書、測驗、考試的成績欠佳,便會厲聲責罵。
我曾經見過一個父親打電話給他唸小學的兒子,他在電話裏這樣說:「我下午三時便會回家,你一定要在三時前做好功課,溫好默書,不然你就要死!」當時我聽到父親對兒子說出這番話內心很不安。讀書是小孩子自己的事,為何這位父親要用一種威嚇命令的語氣去迫使兒子讀書呢?
一方面我感受到父親對兒子的期望,希望兒子成才;另一方面,若站在兒子的角度來說,父親這樣壓迫我,我會更加不喜歡讀書。因為我不會明白讀書是為了自己的前途,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有學問有修養的人,反而會覺得讀書是我和父親之間的一種權力鬥爭。難道是我和父親相處裏最重要的一環麼?父親不是關心我的情感世界,或是我生活的其他部分,例如我的興趣、我的朋友或其他方面,而只是我的學業?難道我作為父親的兒子,最大意義只是替父親考取好的成績,考到高的名次?所以我們對小孩子學業的要求往往是用了我們自己的人生經驗和社會標準,因為主流的思想是要考取好成績,不斷向上爬,增加競爭力。
事實上,於任何社會,尤其是香港這個知識型經濟的社會裏,讀書是必須的。但別忘了讀書是一條漫長的道路,有時是急也急不來的。讀書是一場長期的戰爭,一下子給予小孩過大的壓迫,就如一條橡皮圈不斷被拉扯下,終究斷裂一樣。
出版社: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