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過不少內向朋友,在職場最不自在的處境是什麼,他們都異口同聲說:最怕開會。除了是會議太多或太冗長之外,內向人士面對最大的挑戰,往往是要在眾人面前表達自己的想法。筆者也經歷過開會被問及意見時,頭腦一片空白,或在想發表時詞不達意,令同事、上司們報以困惑的眼神,有時還會遇到表達後,自己怦怦的心跳和面紅耳熱的尷尬情況。
筆者嘗試將問題分作兩部分。第一是「想講,但唔知點講」;第二是「無嘢想講,可以點回應?」今天我們集中談第一個情況。在討論前我們先認識內向人士處理資訊時的腦部運作。開會往往涉及大量新資料的交流,這個頻繁的社交形式本已令內向人士疲於奔命(相反外向人士則愈談愈起勁)。除此之外,內向人士多以網狀的思維模式,即是將新資料進行分類和整理,然後跟過往不同的經驗作比對和連結,並加入自己的觀點和感覺⋯⋯可想而知是需要較多時間處理和耗費大量心力的,而外向人則較多採用線性思考,回應較即興和直接。筆者認為兩者無分好壞,只是情況有別,就像下棋和打乒乓球的分別。無奈香港商業社會如此急促,要深思熟慮的棋手打乒乓球表現一定強差人意。
那麼內向人士開會有什麼方法扭轉劣勢呢?以下是一些建議:
1.開會前養精蓄銳
由於開會耗費內向人士大量精力,會議前要爭取時間休息;早五至十分鐘到達會議室,作幾個深呼吸和閉目安靜,讓身體可以放鬆,準備進入開會狀態;找近門口的位置坐,在會議中有需要時去外面稍作休息。更重要的是預習開會內容,如果時間許可,想像一下會議當中可能出現的場景,屆時就能更快回應。
2.做筆記
把聽到的資料以關鍵字記下,以直線把相關的資料和想到的點子連繫起來。一來可以集中精神,把資料以視覺方式作整理和連結,二來發表意見時能作參考,以免離題。
3.簡潔的回覆
整理好的觀點要好好的表達出來。把結論放在最開頭,附以簡單貼題的理據支持,最後重申結論。過程要慢慢講,咬字會較清晰,音量也較易提高;講話時保持笑容,間中以眼神與相關人士交流(不用正視對方眼睛,看對方的額頭就可以了)。練習多了,比較能夠放鬆心情,思路和應對力也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