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傑作
張大千 張大千
張大千 張大千
1899 - 1983年 (清)
純粹美學
畫家簡介:

張大千的畫藝深受石濤和八大山人影響,盡得傳統筆墨技法之精髓。繪畫的題材從山水到人物、花鳥等,無一不通。到晚年他的潑墨潑彩畫風,開拓了水墨新境界。他的潑墨潑彩的效果,與西方的抽象理論結合,成為標誌性的代表。他遊歷多國,亦勤於創作,所以留下龐大又可觀的文化遺產。

畫家作品:

《潑彩山水》、《仿米家山水》、《擬沒骨法寫黃山煉丹臺》、《闊浦遙山》、《墨荷四聯屏》

純粹美學
賞析作品
純粹美學
《潑彩山水》
賞析作品
賞析作品
賞析作品
鳴謝:圖片由香港藝術館提供
作品簡介:

《潑彩山水》 - 1966年

畫中大部分面積基本上是用墨或加上一些顏色,只是潑上去,讓它在畫面上自然流動而成。完成後,再加上一些亭台樓閣或少許山石,使你隱約聯想到它們也是山水:因為屋子在上方,坐落在墨上,讓你聯想到那是山頂或是在樹叢中。張大千這種畫法想表現的並非是畫給你看,而他想凸顯一種筆墨或甚至筆墨做不到的「潑」。把動詞的「潑」變成一個名詞,使畫的動感凝結在畫面上。張大千最初畫的第一筆或第一下潑墨時,是「畫山不是山」,而你看的時候,是「看山不是山」。這種手法已說明了中國畫發展到近代與西方的抽象理論,很多地方已經可以結合。張千本來是很傳統的畫家,但他畫藝高超,可以在傳統上創新發揮這種潑墨潑彩的效果。

觀賞要點:
  • 潑墨山水
  • 自然流動而成
  • 亭台樓閣
  • 山頂、樹叢
  • 「畫山不是山」、「看山不是山」
  • 與西方抽象理論結合
所用風格、技巧:

潑: 用墨或加上一些顏色,只是潑上去讓它在畫面上自然流動而成。把畫的動感凝結在畫面上。潑墨的地方不是畫出來,而是靠觀畫者的聯想領悟到他想畫什麼。

技巧風格標籤:
呼吸美學-中國古畫賞析: 江山如畫 (2021年)
《潑彩山水》賞析
  • 出處:《呼吸美學-中國古畫賞析》- 看山不是山 (2021) <p>畫作提供:香港藝術館至樂樓藏</p>
播放
技巧風格標籤:
純粹美學
賞析作品
純粹美學
《仿米家山水》
賞析作品
賞析作品
賞析作品
鳴謝:圖片由香港藝術館提供
作品簡介:

《仿米家山水》 - 1953年

某一次張大千從京口(即現在的鎮江) 前往南京的途中,看到雨後風景的感覺,便想起米芾畫雨後山色的表現手法。他便把這個手法畫在自己的作品上。你可以看到他後方的山,也採用了這種大渾點來表現層積的味道。他把這種藝術語言,創作在他的畫裏。

觀賞要點:
  • 濕潤的空氣感
  • 雨後風景的感覺
  • 大渾點
  • 層積的味道
所用風格、技巧:

大渾點:用很濕潤的筆畫出很大的渾點 ,讓我們感覺到這作品的水分很強。這樣使雨後雲山的感覺很突出,你可以看到他後方的山也採用了這種大渾點,來表現層積的味道。

技巧風格標籤:
大渾點
呼吸美學-中國古畫賞析: 江山如畫 (2021年)
《仿米家山水》賞析
  • 《呼吸美學-中國古畫賞析》- 師古而化之 (2021) <p>畫作提供:香港藝術館藏</p>
播放
技巧風格標籤:
大渾點
純粹美學
賞析作品
純粹美學
《擬沒骨法寫黃山煉丹臺》
賞析作品
賞析作品
賞析作品
鳴謝:圖片由香港藝術館提供
作品簡介:

《擬沒骨法寫黃山煉丹臺》 - 無紀年

張大千所畫的煉丹臺,跟梅清的風格很不同。他用了濃厚的青綠山水風格,畫了一位高士攀倚在松樹旁邊,遙望遠方的雲彩和眾山。在煉丹臺上,好像若有所思。張大千畫了這位高士後,是否覺得自己也成仙了?似乎這地方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仙境的氣氛。講及中國畫的仙境文化,經常提到「羽化登仙」四字,即當人修道成仙後,沒有了肉身,變得輕飄飄,便會成仙。

觀賞要點:
  • 青綠山水風格
  • 高士攀倚在松樹旁
  • 雲彩和眾山
  • 煉丹臺
  • 仙境的氣氛
所用風格、技巧:

羽化登仙:道家思想中的終極境界,是指當人修道成仙後,便有很輕盈的感覺,人的肉身沒有了,變得輕飄飄。古人繪畫仙境,除了表達了飄渺和若隱若現的感覺,也看到他們會追求超凡脫俗,在大自然中尋找虛無和美麗的境界。

技巧風格標籤:
羽化登仙
呼吸美學-中國古畫賞析: 江山如畫 (2021年)
《擬沒骨法寫黃山煉丹臺》賞析
  • 《呼吸美學-中國古畫賞析》- 靈山仙境 (2021) <p>畫作提供:香港藝術館藏</p>
播放
技巧風格標籤:
羽化登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