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73-1751年 (清)
畫家簡介:
清代畫家,他是侍奉皇帝的宮廷畫家,曾侍奉三位清朝皇帝:康熙、雍正、乾隆。康熙很欣賞他,還御賜他「畫狀元」之稱號,這表示這位畫家在清宮裏是首屈一指的。他所畫的《秋山不老圖》更深受皇帝欣賞。
畫家作品:
《秋山不老圖》、《劉長卿詩意圖》、《畫歸隱圖》、《畫千山落照圖》
賞析作品
《秋山不老圖》
作品簡介:
《秋山不老圖》 - 1733年
整幅畫運用了較統一的墨綠色,叫「汁綠」,是以植物的藤黃和偏藍的花青,再加了少許朱磦色,調配而成的。運用了「汁綠色」敷在整幅畫的山上,使它看來有一種鬱葱大自然的境界。
隱約可見山景、步道,雖然空無一人但,觀者視覺上會沿着這些步道行走,就像畫家引領着觀者走進畫中遊山玩水。經過平原、山谷、瀑布、溪流,還有很多大小的村落,「走」畢整幅畫卷。
連綿不絕的山,特別是山嶺、山脊一峰連一峰的效果,隱約可見一條虛線把它們連接起來。這種構圖的造形方法,在清朝常常採用,稱為「龍脈」。
畫家在畫中描繪了很多不同樹叢、喬木等,樹上有一點一點的紅色,這些是紅葉,說明這幅畫的季節,所以它名為《秋山不老圖》。
這幅畫的背面還有乾隆皇帝還是太子時所寫的一首詩,兩年後他才登基成為乾隆皇帝,這極具歷史意義。詩中寫了一句:「招提想像晚鐘鳴」,「招提」泛指佛寺。原來乾隆皇看完這幅畫後,便想像禪院的鐘聲。
觀賞要點:
- 汁綠、朱標色
- 淡墨
- 營造鬱蔥的氣氛
- 山景步道引領觀者
- 龍脈
- 紅葉
- 乾隆皇帝的題詩
所用風格、技巧:
汁綠、朱標色: 汁綠是運用植物所提煉的藤黃、偏藍的花青,再加了少許朱磦色調配而成的。中國畫家不太追求鮮艶顏色,即使很鮮艷,也會用墨把它調談。
山景引領: 以山景及步道引領的方法,就像牽着觀者的手走進畫中遊山玩水,引領觀者走了一趟山亭、 山谷以及大小村落。
龍脈: 龍脈可在畫作找到,展示連綿不絕的山,特別是山嶺及山脊,一峰連一峰的效果,可見⼀條虛線把它們連接起來。